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01章 异蛇遗仙甲 上有三神通

第101章 异蛇遗仙甲 上有三神通

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中载:

“西南有巴国,又有朱卷之国,有黑蛇,青首,食象。”

郭璞注:“即巴蛇也。”

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中又载:

“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,君子服之,无心腹之疾。其为蛇,青黄赤黑。一曰黑蛇,青首,在犀牛西。”

“巴蛇”是神话传说中的巨蛇,它的老家在洞庭湖一带,本来说“蛇不过十”,也就是说蛇类最长也就30多米了。

但这“巴蛇”就是个异数,因为曾经有人曾见过“长达千寻”的“巴蛇”。

“寻”是古代的一个长度单位,“一寻”就是指成人双臂打开后的长度,在秦汉之际又有“一寻”等于“八尺”的说法。

秦汉时的“一尺”,大概是相当于今天的23到24厘米,如果取平均数23.5厘米来计算的话,“一寻”该是1.88米。

而“千寻”,则是该有1880米了。

这一点,显然打破了“蛇不过十、蛟不过百、龙不过千”的常规,这样“千寻”长的“巴蛇”,都比龙的一半还长了。

也不知“巴蛇”是怎么做到的。

而“千寻”还不是“巴蛇”的极限,传说上古之时,后羿曾斩杀一条巴蛇,其死后的尸骨化作了“巴陵”,可见其大。

……

这突然扑到自己身上、自发认主的黑色胄甲,其各处的兽吞图案,正是一条头大尾小、嘴巴向天张开的“巴蛇”。

通常来讲,炼师铸炼一件法器时,对于法器形制,是有着十分严格讲究的,并不会随心所欲、想如何就如何。

因此,这个兽吞“巴蛇”图案,就说明了这了胄甲是与“巴蛇”有着强相关的。

这种情况出现,要么是胄甲的铸造材料来自于“巴蛇”,要么就是这件胄甲的第一任主人、乃是一条“巴蛇”。

因此这胄甲,可称为【巴蛇甲】!

“巴蛇甲”除靴和冠之外,其甲衣部分又可分为“披膊”、“胸甲(胷甲)”、“腹护(腹吞)”、“吊鱼(裈甲)”、“裙甲”;

外加“束带”、“袍肚”等。

“巴蛇甲”的“冠”部分,则是金冠凤翅的造型,十分之威风、也十分之招摇!

金冠是一顶黄澄澄、仿佛鎏火赤金般的大冠,其上有一条小小的黄金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